特别报导
教你看懂“Rattrapande追针计时”
宝玑编号No.4009天文台精密计时,1825年售予Whaley先生,现为Montres Breguet S.A.藏品

以最直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Rattrapante追针计时”。

“追针计时Rattrapante”的由来
我们知道,计时码表的诞生主要与十八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所热衷人类与马匹或狗竞速的消遣活动有关。而在最初计算马匹行走总步数的计时码表诞生之后,计时表技术便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不久之后,1822年亚伯拉罕•路易•宝玑便制作了两枚配备两根计时秒针的时计,其中一根指针还可以停下来测量特定时段,这枚腕表或许可以被视为追针计时的始祖。
而第一款追针计时码表很可能诞生在瑞士制表师Louis-Frédéric Perrelet或者奥地利制表师Joseph Thaddäus Winnerl手中。
前者在1827年展示了自己发明的“双计数器时间计时器”,但这款装置是利用螺旋弹簧将追针秒针推向持续运转的计时秒针的位置;而后者在1829年发明的机械装置中已通过一个心形盘和一根心形杆的推动力,令追针秒针回到所需位置,这种带有心形盘的结构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谁是第一名”这个事情见仁见智,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谁也不能否认的,那就是两者研发的装置均包含了“一根秒针追上另一个秒针”的动作。而“追赶”这个动作在法语中为rattraper(动词,读音是[ratrape]),于是追针被Louis-Frédéric Perrelet命名为Rattrapante。
而第一款追针计时码表很可能诞生在瑞士制表师Louis-Frédéric Perrelet或者奥地利制表师Joseph Thaddäus Winnerl手中。
前者在1827年展示了自己发明的“双计数器时间计时器”,但这款装置是利用螺旋弹簧将追针秒针推向持续运转的计时秒针的位置;而后者在1829年发明的机械装置中已通过一个心形盘和一根心形杆的推动力,令追针秒针回到所需位置,这种带有心形盘的结构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谁是第一名”这个事情见仁见智,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谁也不能否认的,那就是两者研发的装置均包含了“一根秒针追上另一个秒针”的动作。而“追赶”这个动作在法语中为rattraper(动词,读音是[ratrape]),于是追针被Louis-Frédéric Perrelet命名为Rattrapante。

如何理解Rattrapante追针计时
无论Louis-Frédéric Perrelet究竟是不是追针计时的发明者,总之Rattrapante这个词被传承下来了,意思是具有追针功能的腕表,从功能实现的角度又被称为split-second,即分裂指针。要特别指出的是,Rattrapante始终与Louis-Frédéric Perrelet最初的发明一样,仅指秒针具有追针功能的腕表。
在《钟表百科电子辞典》中,Rattrapante追针计时是这样解释的:表盘上有两枚重叠的计时秒针,其中一枚会在按下追针按钮后定住,并于再次按压追针按钮时瞬间追上另一枚持续转动的计时秒针。此功能首见于19世纪70年代,诞生原因是独立测量在同一时间发生,持续时间却不同的两个事件。与一般计时功能相比,双秒针计时的机械结构复杂很多,除了必须配置一组追针夹钳夹住追针轮外,还需增加一副心形凸轮帮助追针轮瞬间追上计时秒针轮,是计时功能中最复杂也最精细的结构。
这段权威解释中,有这样几层意思:
追针计时中有两根用于计时的中置秒针,其中一根为计时秒针,一根为追针秒针。在计时功能未启动的状态下,两根计时秒针重叠位于12时位置。
按下计时启动按钮,两根计时秒针会同时向前运行,因为上下重合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只有一根针。
“其中一枚会在按下追针按钮后定住”。
“再次按压追针按钮时瞬间追上另一枚持续转动的计时秒针”。
在《钟表百科电子辞典》中,Rattrapante追针计时是这样解释的:表盘上有两枚重叠的计时秒针,其中一枚会在按下追针按钮后定住,并于再次按压追针按钮时瞬间追上另一枚持续转动的计时秒针。此功能首见于19世纪70年代,诞生原因是独立测量在同一时间发生,持续时间却不同的两个事件。与一般计时功能相比,双秒针计时的机械结构复杂很多,除了必须配置一组追针夹钳夹住追针轮外,还需增加一副心形凸轮帮助追针轮瞬间追上计时秒针轮,是计时功能中最复杂也最精细的结构。
这段权威解释中,有这样几层意思:
追针计时中有两根用于计时的中置秒针,其中一根为计时秒针,一根为追针秒针。在计时功能未启动的状态下,两根计时秒针重叠位于12时位置。
按下计时启动按钮,两根计时秒针会同时向前运行,因为上下重合在一起,看上去好像只有一根针。
“其中一枚会在按下追针按钮后定住”。
“再次按压追针按钮时瞬间追上另一枚持续转动的计时秒针”。

如何操作追针计时
关于计时计时的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姑且这样理解:常见的计时码表是通过2时位置的按钮操控计时功能的开启和停止,4时位置用于控制计时指针的归零。追针计时以同样的方法控制计时功能的开始、停止和归零,但增加了一个用于控制追针的按钮。
以宝珀L-evolution系列Super Trofeo追针飞返计时腕表为例。这款腕表的追针秒针叠加在扫秒式计时秒针上。按下2时位置的红色按钮,两根计时秒针并行运转;按下8点钟位置的追针按钮,追针秒针停走,扫秒式计时秒针独立运行;再次按下追针按钮,秒追针便会迅速“追”上前面的扫秒式计时秒针,继续同步运行。此外,这款腕表拥有飞返计时功能,因此按下4时位置的按钮还将激活飞返功能,对计时码表进行归零或瞬间重启。
而沛纳海Luminor 1950 Rattrapante 8 Days Titanio腕表,在操作方式上,我们可以将其看成叠加了追针按钮的单按钮计时码表,即通过计时按钮操控计时秒针的开始、停止和归零,追针按钮同样用于控制追针功能。
这里必须提一句,上述解释追针计时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将其简化为计时码表叠加追针按钮的操作方式,这仅仅是为了让这一令人眼花缭乱的过程更通俗易懂。事实上,与一般计时功能相比,追针计时的机械结构要复杂很多,除了必须配置一组追针夹钳夹住追针轮外,还需增加一组心形凸轮,确保计时秒针和追针秒针完全重叠。如果将常规计时装置改造为追针计时功能,制表师需要额外增加大约70%的机芯部件,制表师需要为这些精巧钢制部件的制作、加工、装饰及组装付出长时间的劳动。
以宝珀L-evolution系列Super Trofeo追针飞返计时腕表为例。这款腕表的追针秒针叠加在扫秒式计时秒针上。按下2时位置的红色按钮,两根计时秒针并行运转;按下8点钟位置的追针按钮,追针秒针停走,扫秒式计时秒针独立运行;再次按下追针按钮,秒追针便会迅速“追”上前面的扫秒式计时秒针,继续同步运行。此外,这款腕表拥有飞返计时功能,因此按下4时位置的按钮还将激活飞返功能,对计时码表进行归零或瞬间重启。
而沛纳海Luminor 1950 Rattrapante 8 Days Titanio腕表,在操作方式上,我们可以将其看成叠加了追针按钮的单按钮计时码表,即通过计时按钮操控计时秒针的开始、停止和归零,追针按钮同样用于控制追针功能。
这里必须提一句,上述解释追针计时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将其简化为计时码表叠加追针按钮的操作方式,这仅仅是为了让这一令人眼花缭乱的过程更通俗易懂。事实上,与一般计时功能相比,追针计时的机械结构要复杂很多,除了必须配置一组追针夹钳夹住追针轮外,还需增加一组心形凸轮,确保计时秒针和追针秒针完全重叠。如果将常规计时装置改造为追针计时功能,制表师需要额外增加大约70%的机芯部件,制表师需要为这些精巧钢制部件的制作、加工、装饰及组装付出长时间的劳动。

追针计时有何用途?
从计时码表诞生的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追针计时主要用于记录同一时间开始但长度不一的时段。
还是以最初的用途——赛马来解释。
A、B、C、D四匹马同时出发,与此同时,启动计时功能;
当A冲线,此时按下追针按钮,追针秒针将停在35秒的位置(真是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啊~~),计时秒针继续运转;记录时间之后,再次按下追针按钮,追针秒针迅速与计时秒针重合,并行运转;
当B抵达终点,再次按下追针按钮,追针秒针所指示的时间,就是B跑完全程所用时长,假设为39秒;记录时间后,再次按下追针按钮,使追针秒针迅速与计时秒针重合并继续同时运转;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我们还可以记录C和D,甚至更多马匹跑完同一段赛程所用时间。
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已经有了更精准方便的仪器来记录这一类型的竞速赛,但追针计时作为复杂功能的一种,不但是人类与机械艺术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更不断刺激现代制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还是以最初的用途——赛马来解释。
A、B、C、D四匹马同时出发,与此同时,启动计时功能;
当A冲线,此时按下追针按钮,追针秒针将停在35秒的位置(真是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啊~~),计时秒针继续运转;记录时间之后,再次按下追针按钮,追针秒针迅速与计时秒针重合,并行运转;
当B抵达终点,再次按下追针按钮,追针秒针所指示的时间,就是B跑完全程所用时长,假设为39秒;记录时间后,再次按下追针按钮,使追针秒针迅速与计时秒针重合并继续同时运转;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我们还可以记录C和D,甚至更多马匹跑完同一段赛程所用时间。
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已经有了更精准方便的仪器来记录这一类型的竞速赛,但追针计时作为复杂功能的一种,不但是人类与机械艺术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更不断刺激现代制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双追针计时码表
刚才我们提到Rattrapante特指秒针具有追针功能的腕表。而在朗格这款腕表中,追针指针不只一根,而是两根:一根追秒指针,一根追分指针,并且两根计时和追针指针皆具备飞返功能!
作为德式制表典范,朗格一向是实用主义者,将追针计时这一复杂功能再次升级当然不只是好看而已——传统的追针计时只能局限于差距在60秒以内的不同时段的比较,而这款腕表计时扫式秒针和计时分针上面各重叠有另一根指针,在计时进行途中,可随时利用追针指针进行另一个独立的分段计时,因此,其追针计时范围,并不像传统计时秒表只限于60秒以内,而是30分钟。
作为德式制表典范,朗格一向是实用主义者,将追针计时这一复杂功能再次升级当然不只是好看而已——传统的追针计时只能局限于差距在60秒以内的不同时段的比较,而这款腕表计时扫式秒针和计时分针上面各重叠有另一根指针,在计时进行途中,可随时利用追针指针进行另一个独立的分段计时,因此,其追针计时范围,并不像传统计时秒表只限于60秒以内,而是30分钟。

精准度及工艺不断提升
百达翡丽追针计时的历史更可追溯至1923 年。当时百达翡丽制造了其首枚计时腕表——一枚追针计时表,它构建在一枚小型怀表的基础机芯上。
石英危及爆发之后,百达翡丽确立了独立、系统地研发计时机芯的重大计划,以在计时表制造领域获得更充分的自主权。2009 年发布的CH 29-535 PS 机芯便是这项计划启动之后诞生的第三款独立研发制造的计时机芯。
作为首款搭载 CHR 29-535 PS 机芯的纯追针计时表,百达翡丽Ref. 5370 追针计时表单圈时间停止时,新设计的隔离器可以分开双秒追针齿轮和计时轮,减少不必要的摩擦,防止摆轮振幅因为追针停止运行而降低。追针叉杆还将一个红宝石滚柱置于两个心形平面凸轮之间,确保计时秒针和追针秒针完全重叠,充分彰显了百达翡丽非凡的制表工艺。
石英危及爆发之后,百达翡丽确立了独立、系统地研发计时机芯的重大计划,以在计时表制造领域获得更充分的自主权。2009 年发布的CH 29-535 PS 机芯便是这项计划启动之后诞生的第三款独立研发制造的计时机芯。
作为首款搭载 CHR 29-535 PS 机芯的纯追针计时表,百达翡丽Ref. 5370 追针计时表单圈时间停止时,新设计的隔离器可以分开双秒追针齿轮和计时轮,减少不必要的摩擦,防止摆轮振幅因为追针停止运行而降低。追针叉杆还将一个红宝石滚柱置于两个心形平面凸轮之间,确保计时秒针和追针秒针完全重叠,充分彰显了百达翡丽非凡的制表工艺。

兼具追针计时功能的陀飞轮腕表
由于万宝龙的创意配置,这枚腕表虽然整合了结构复杂的追针计时结构,但追针计时仍然能够保证高度的精确性。
在这枚腕表中,外置框架陀飞轮追针计时可与常规计时功能共同依赖同一发条盒的动力。但借助一种获得专利的节能机制,常规计时与追针计时测量的精度都得以实现。尤其是,通过计时结构中最为复杂的追针计时装置,万宝龙维莱尔制表工厂证明了,在最具挑战性的复杂计时领域,制表师的创新与激情仍显游刃有余。
在这枚腕表中,外置框架陀飞轮追针计时可与常规计时功能共同依赖同一发条盒的动力。但借助一种获得专利的节能机制,常规计时与追针计时测量的精度都得以实现。尤其是,通过计时结构中最为复杂的追针计时装置,万宝龙维莱尔制表工厂证明了,在最具挑战性的复杂计时领域,制表师的创新与激情仍显游刃有余。
